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广州黄埔:冲刺万亿制造,汇聚科创动能

发布时间:2021-03-11

3月5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行万亿制造和科技创新大会。来自区内200多家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及机构的企业家齐聚一堂,回顾“十三五”期间黄埔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全区向制造强区、科技强区加速迈进。

1744029780.jpg?x-oss-process=style/w10

“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提出,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到2025年建成“1+1+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突破5%,促进从1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年均工业产值增加1000亿元,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在“十三五”工业投资1600亿元的基础上实施“倍增行动”,通过政府财政投资撬动社会参与,实现工业投资超3000亿元。

筑基:构建万亿制造“四梁八柱”

回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展历程,工业始终是“顶梁柱”。从80年代引进“三来一补”短平快项目,到90年代开辟保税区、东区、永和经济区,工业年均增速超过50%,再到21世纪初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启动建设,工业总产值超广州1/4,黄埔招商模式历经三次迭代。“十三五”期间,该区正式开启招商4.0时代,打造“四区四中心”,形成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两个超1500亿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四成,科技创新实力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据统计,目前该区规上工业企业达1117家,包括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5家。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3亿元,增长4.1%;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033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5%。

迈进“十四五”新发展阶段,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实施“万亿制造”计划——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1个三千亿级,以汽车制造、新材料为主的2个两千亿级,以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健康食品为主的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向制造强区、科技强区加速迈进。

以大产业大项目为牵引,该区构建起支撑万亿制造的“四梁八柱”。一方面,强化空间资源、创新引领、数字转型、品牌质量等四大体系建设,扛起万亿制造“大梁”;另一方面,重点聚焦生物科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美妆大健康等8大产业,建设万亿产业集群,筑牢万亿制造“顶梁柱”。

8个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产业链,形成了8个产业高峰。在生物科技领域,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项目以高效“黄埔速度”构建生物医药大规模自主生产能力;在集成电路领域,粤芯、高云、兴森快捷等龙头企业正发挥带动作用,打造大湾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在智能汽车领域,以广本、小鹏、百度阿波罗等项目为牵引,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

强链:创建黄埔“双链制”

要形成万亿级产业强大的“集聚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基础,增强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本土化、创新链自主化是关键。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链长制”,加速全产业链升级。对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创建“双链制”,实行“双链”互动、“双链”驱动,大力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

由一名区领导“挂帅”链长,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化解、企业的帮扶、市场的需求拉动、要素的保障;由一个龙头企业担任链主,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同时,建立一个产业链联盟,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推出一张产业链架构图,全程掌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负担;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围绕产业链痛点堵点,出台“硬核”支持措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政策体系。

此外,该区还将在优化高质量产业空间布局方面做文章,推动知识城、科学城、黄埔港“三片协同”,深化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永和现代制造基地、广州国际生物岛等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137个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的特色产业园。强化高质量发展空间支撑,统筹用好101.48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新规划工业用地超25平方公里。

“万亿计划是黄埔区送给企业的开年大礼包。”达安基因首席科学家蒋析文说,黄埔区打造千亿产业的集群计划,把生物医药所需要的上中下游产业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壮大。“我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黄埔将成为世界级的生物医药的集群和产业发展中心。”

强核“制造大区”迈向“创造强区”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高新10条”“高端生物制药8条”等科技政策,集聚了钟南山、袁隆平、张伯礼、王晓东、赵宇亮等院士,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广州市第1,高新技术企业数2110家,居全国经开区第1,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经开区第1,广州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6,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该区展现“硬核”科技创新力量,区内200多家生物医药战疫企业和科研机构生动演绎“广东密码、黄埔现象”。达安基因是全国第一批研发出核酸检验试剂盒、核酸快检的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万孚生物是全国第一批研发出抗体快检,也是该类检测产品最大的生产企业;金域医学成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服务机构。

“十四五”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全面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加快建设“1+1+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以呼吸领域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重点在人机融合、集成电路、纳米科技、生物安全、干细胞、基因等前沿领域科技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努力形成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同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制造大区”向“创造强区”加速迈进。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在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打造国家智能传感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信创通用适配平台、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等7大平台,以及微纳元器件创新中心等8大中心。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大湾区5G第一示范区,实施“智造”“上云”“赋能”三大计划,推动超过1000个数字化改造项目,打造100个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由目前10%提高到2025年的25%。

“新兴产业的跃升,无不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埔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杨小牛表示,在区内优质的资源供给和政策扶持下,研究院已初步成长为广州开发区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代表力量。

强企:2025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100家

当天大会对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223家2020年度先进制造业经营贡献突出企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15家2020年度先进制造业成长壮大企业,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2020年度研发投入重点单位,以及20位2020年度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进行了表扬通报,并向相关企业代表、领军人才颁奖。

一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续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先试区,加强企业用地、融资、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打造出一批“顶天立地”的航母企业、旗舰企业。

接下来,该区将加大对现有238家“两高四新”企业和6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实现“十四五”单项冠军和“小巨人”数量倍增,达25个,打造“质量黄埔”品牌。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到2025年,力争新增1家产值1000亿级企业,2家500亿级企业,10家百亿级企业,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100家。

责任编辑:姜晓丹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电话: 020-89851124

Copyright © 202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096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