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资讯

当好新时代“铁军”答卷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讲述“到黄埔去”的追梦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15

7.jpg

2020年2月18日,移植完第一批人源化ACE2小鼠后,陈捷凯(左二)与抗疫科技攻关团队成员合影。


8.jpg

尹良红带领其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多款血液透析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正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

近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铁军答卷人开讲啦”第六期暨高层次人才专场活动,邀请在该区从事科技创业创新的领军人物和铁军代表分享他们肩负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感人故事。

中国血透机之母尹良红 挺起民族品牌的脊梁

国产血透机问世

血液透析机被称为“人工肾脏”,对于尿毒症患者和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一项延续生命的服务。
“1987年,我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时,就已接触到当时还不是每家大医院都有配备的血透机。因为国外技术和价格的垄断,这种救命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肾内科主任,暨南大学肾脏病与血液净化研究所所长尹良红感慨地回忆道。
1989年,尹良红被公派前往德国深造,1998年博士毕业回国。期间,尹良红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内外残酷的差距,非常渴望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打破外国血透技术和价格垄断。

于是,她着手创办了广州市暨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暨华公司”),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于2003年获得了国产第一代JH-2000血液透析机合格的产品注册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打破了我国血透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瑞典、日本、意大利之后第五个能够生产血透机的国家。

“国产制造”破坚冰

虽然国产血透机研制成功,但接下来遭遇的却是“国产产品不能参与招标”的市场坚冰。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尹良红打报告给当时的医院领导,提出赠送10台暨华的血透机给医院。
“得到的回复是‘不准’,‘因为三甲医院不能有国产的产品’,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是一句笑话,可是在当时是天经地义。”碰了壁的尹良红不甘心,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免费搬10台血透机到医院,结果被全院通报批评,扣罚当月奖金,并被勒令10天内把机器搬走。
“奖金扣就扣呗,10天后我看到国产血透机没有被扫地出门,我马上又搬来20台。我又被全院通报批评,勒令马上把机器搬走,否则一直扣罚奖金。直到新院长上任才恢复了我的奖金,同时让我在分院,相当于今天的社区医院,再建一个国产血透机的中心。”尹良红回忆说,“这是让国产血透机再拥有一个相当于社区医院的展示平台,于是我再免费赠送了50台自主研制的国产血透机、一套自主研制的医用水处理系统。”

当时,通过总院和分院两个国产血透机的平台,每年为基层血透中心培训近百名医护人员,甚至有国外医生前来进修和观摩学习,为国产血透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产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自主研发的血透机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多个奖项,取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并推广出口到40多个国家。

交出第一个十年答卷

然而树大招风,茁壮成长的暨华公司被国外资本盯上了。他们想尽办法阻止暨华公司和中国血透机行业的发展。先用31亿美元买下国际某知名血透机生产企业,再用仅仅1000万元人民币从投资人手上买下了暨华公司。
2008年,尹良红一夜之间便失去了花费10年创立的国产血透机研制平台,10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国产血透机、透析粉、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等系列产品的三类医疗器械证书被强制拿走,尹良红虽万般痛心,却无能为力,因为她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和强大的国外资本对抗。
虽然事业陷入了低谷,但却没有磨灭她的梦想。“我伤心时也会掉眼泪,但我伤心从来不会到第二天”。这就是尹良红的性格。她眼圈发红,却笑着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经验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不能丢掉民族自信心,不能丢掉民族品牌,我们要挺起民族品牌的脊梁。”

回顾回国后第一个十年的创业,外表柔美的尹良红倔强地说:“我并没有失败,我在当时网络不发达、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条件下,研制出国产血液透析系列产品,迫使进口同类产品降价,迫使进口商家采取使用其耗材透析器就送血透机的模式,这也就是说明进口血透机的价格降为零了,这是我回国第一个十年开展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高科技创业兴国所交出的答卷。”

开启第二个十年创业

2009年,几个国产的血透机研制厂家联手向商务部提起反进口血透机倾销诉讼。但尹良红心想,进口商家既然采取使用其耗材透析器就送血透机的模式,那为什么不研制中国人自己的透析器呢?
于是,从2011年起,50岁的尹良红开始她的二次创业,成立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但这也是一条不平坦的冒险之路。她回忆道:“2011年,当时我想从国外购进一条透析器生产线,对方要求签订一个霸王条款,如果生产线坏了必须找对方修,不能仿制,否则对方会提起诉讼,不管输赢,都要赔偿损失。我一口拒绝了,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自己的透析器生产线。”
透析器是透析机最重要的一次性耗材,技术含量很高,如果不能国产,就会处处被“卡住脖子”。“国外公司控制着你的部件,你必须找他来修,而维修非常昂贵。多维修几次相当于买一个新的,一味依赖进口的生产线如何能摆脱垄断?”尹良红道出了个中关键原因。
幸运的是,随着二次创业的推进,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针对该区科研人员给予了政策上的帮助,使尹良红和她团队的创新创业更加从容。目前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已开发研制了四大产品,全方位打造血液净化系列产品,形成血液净化产业链,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

“现在刚好是我回国开展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高科技创业兴国的第二个十年。国产血透机如同我哺育的女儿,我哺育了一个又一个。我在不停地为她们寻找更高的平台。再过几天就是我60岁的生日,但我对国产血透项目的研发不会退休止步。”尹良红说。

80后科学家陈捷凯 推动前沿基础研究与应用

信念引领科研

“我是在开发区安家立业的,见证了开发区十多年来的日新月异和高速发展。2005年我第一次从中山大学坐公交到开发区,用了两个半小时。那时周边生活设施不完善,我常常因为做研究错过了食堂,就只能饿一晚上。而现在的开发区已是高楼林立、商圈繁华。”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捷凯笑着回忆起他与开发区的初次“见面”。

“我选择生命科学作为研究方向,曾经因为对自己的研究表现不满意考虑过退学,但既然选择了基础研究就要做好清贫和甘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经历一番思想斗争,我最后还是决心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研究,尝试攻克当时遇到的瓶颈,就此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谈起经历过的迷茫,陈捷凯表示,“做科研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为抗疫贡献科研力量

去年疫情爆发后,陈捷凯所在的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及生物岛实验室,第一时间发挥龙头力量,在快速检测、药物研发、动物模型、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等方面部署了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组织各学科带头人集中攻关,并建立了临时党支部。
“当时我们取得了两项研究成果,一个是用‘疾病细胞谱系’的概念和方法,在细胞层面发现了新冠肺炎重症的机制。另一个是应用干细胞技术,35天迅速制备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供给前线药物评价等。”陈捷凯说,“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艰辛,临时党支部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对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次抗疫中,我深刻感觉到,前沿基础研究中我们所掌握的研究能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我们研发的新一代小鼠模型制备技术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陈捷凯说。
谈及基础研究技术能够无缝连接融入到应用领域的原因,陈捷凯总结了两点:“第一是我们确实是在做最前沿的探索、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必须有最高超的登山技巧;第二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在这次抗疫中,医生、工程师、科学家坐在一起摒除各种干扰杂音,直接面对需求,劲往一处使。”

陈捷凯认为,政府在构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产业生态和政策环境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服务和引导,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黄埔区是我国在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之一,我相信黄埔区对更好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双轮驱动,会是个很好的平台。”

观众分享感悟

提升营商环境,培育时代新人

两位“科技铁军”的心路历程分享结束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带着对两位科学家的敬仰,黄埔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局长黄姣娥和苏元二中的思政课老师黄凡现场交流了她们的感悟。
黄姣娥表示,是人才和创新支撑起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要向‘科技铁军’学习,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企业需求导向,聚焦资金融通、人才发展、政策供给和规则衔接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在黄埔的人才和企业打造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她也欢迎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向他们“吐槽”,为营商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致力以企业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坚定不移深化营商环境改革。2020年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第一。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始终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连续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街道、进企业、进农村,院士校园行,科创竞赛,科普扶智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技插上科普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培育一代有理想、敢担当、勇创新的时代新人。

“作为思政课老师,应当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和担当,把我们看到听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这些生动真实的故事带到课堂,引导青少年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自信的黄埔人。”黄凡表示。(湾区时报 李建均 通讯员 张晓慧 刘树翔  钟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电话: 020-89851124

Copyright © 202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096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