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概况介绍 > 应化传承
    • 建所初期(1948-1954)
    • 1948年12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原伪满大陆科学院,组建“东北工业研究所。”1949年9月,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我所为东北工,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东北人民政府的奖励。
    • 建所初期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
    • 1950年,合成出新中国第一块合成橡胶-氯丁橡胶。
    • 1950年,长春应化所开始从独居石提取钍和稀土元素。图为上世纪50年代初,稀土小组在本馆前合影,前排右三为钟焕邦、后排左三为苏锵。
    • 1950年,承担了国家下达的钢铁、 钨矿、 钼矿、 锡矿等全分析任务, 彰显了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创新能力。图为检验室科技人员正在测试样品。
    • 1950年,吴学周(前排左三)竺可桢(前排右四)、庄长恭(前排右二) 、沈青囊(后排右一 )来所调研时合影。
    • 195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来我所视察并题词:“东北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们,很能配合实际需要,使科学研究能为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的建设事业服务,成为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先锋"。
    • 1952年初夏,吴学周等为物化所搬迁长春前做调研工作时,在长春南湖公园留影。(右起为吴学周、钱人元、沈青囊、张定钊、梁树权、徐晓白、刘慧)
    • 1952年8月,归属中国科学院,改称“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12月,中科院物理化学所自上海北迁长春,以物理化学家吴学周为首的43名科技人员,从科研,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上海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长春工作。图为物化所在上海的旧址。
    • 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长春综合研究所的化学部分与北迁长春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这是应化所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件大事, 为以后的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建所后,先后7次易名,5次改变归属,30余次整合及成批成建制地援建、组建一批新兴的科研院所和公司企业,涉及人员1200多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15个,被誉为“中国应用化学的摇篮”。(图为整修后的本馆大楼)
    • 发展时期(1955-1977)
    • 1956年1月6日,成立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27人组成。
    • 1957年,钱保功根据国际上辐射化学发展的动态,向中科院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这一研究方向的报告。从此长春应化所率先开始了高分子辐射化学的研究。
    • 1958年,在国内首次分离 出15个单一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 (Ho)铒(Er)铥(Tm)镱(Yb)镥(Lu),质量达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做出了先导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 1958年7月15日,《光明日报》刊登新闻“15个稀土元素分离成功”。
    • 1960年12月,国家科委决定,在长春应化所建立“超纯物质及稀有元素分析测试基地”。图为基地负责人袁秀顺(右)与曾宪津在讨论原子能材料的分析研究。
    • 20世纪60年代,应化所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纯铀中杂质的分析”。图为科研团队合影,后排右四为陈琪。
    • 1962年,"液体聚硫橡胶的合成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图为张庆余(左二)、韩孝族(右一)、谷仲武(右二)、张东华(左一)在开展火箭推进剂的研究。
    • 1963年,全国第—届物质结构学术报告会在我所召开。会议由吴学周所长主持。参加会议的著名科学家有:卢嘉锡、唐敖庆、柳大纲、钱人元、唐有琪、王天眷、徐光宪等。
    • 1963年, 研制成功我国第—台示波极谱仪, 1964年获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图为汪尔康在测试仪器。
    • 1964年,编辑出我国第一部《混合稀土元素光谱图》。
    • 改革开放(1978-1999)
    • 1980年,研制的火箭固体推进剂应用在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上。图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长春应化所的贺电。
    • 1982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核磁共振谱仪,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证书与奖杯。
    • 1985年,"端羧基及端羟基液体橡胶合成扩大实验及其在火箭固体推进剂应用与端羟基聚丁二烯中试及液体胶",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
    • 1985 年,“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原理性实验”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图为周大凡(右)徐俊在开展激光分离同位素的研究
    • 1987 年,“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图为董绍俊在开展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
    • 1988 年,“龙南低钇混合稀土全分离新工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图为江西龙南稀土矿钇分离工艺运行照。
    • 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应化所视察并题词:“发扬奉献、主人翁、科学、团结的精神”。
    • 1995年6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左一)陪同下,视察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996年6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前左二)、省长王云坤(二排右一)陪同下,视察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1997年9月,“长春热缩“向社会公开发行3000万A股股票,应化所为第—大股东。同年10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金上市,成为中国科学院系统第一家所办企业上市公司。
    • 知识创新(2000-2014)
    • 2007年1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随行的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左三),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左二)亲切视察应化所。
    • 2006年,开拓出稀土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新技术并在3.5吨/年装置上试车成功。
    • 2007年,建成我国首条年产5000吨聚乳酸树脂生产线并实现批量生产。
    • 二氧化碳基聚合物规模产业化,国际首创低能耗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成套生产技术,建成可连续运转的3万吨/年生产线和万吨级改性膜制品生产线。
    • 2007年,在国内最早开展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建立了电极化学修饰的系列方法,解决了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的系列科学难题。功能化电极界面的研究——从化学修饰到自组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09年,电化学发光及毛细管电泳联用分析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图为国际首创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仪。
    • 功能化聚烯烃医用材料的规模产业化,建成世界首套万吨级医用聚烯烃生产装置及国内首套万吨级抗辐照老化医用材料生产线,系列产品在我国超过80%的三甲医院使用,2009年和2012年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2年,建成我国首条单线产能最大、能耗物耗最低的万吨级稀土异戊橡胶生产装置。
    • 2013年,在国际上首创新一代稀土交流LED白光照明光源技术,攻克了交流电驱动LED发光频闪的世界难题并实现了规模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过稀土荧光粉生产低频闪交流LED的国家。
    • 2014年10月,中科院发展规划局组织国际知名科学家对长春应化所进行了“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专家组由来自美国、法国、瑞士、荷兰、加拿大以及中国化学相关领域知名研究机构的9位科学家组成,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大学Thomas P. Russell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最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电分析化学等三个主学科被评为国际一流。
    • 率先行动(2015-2020)
    • 2015年10月,长春应化所召开特色研究所启动会暨主要服务项目专家咨询会,标志着研究所面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化学和新材料的需求,正式进入特色所试点建设序列。
    • 建成了吉林省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占地12.6万平米,第一期12个重大产业化与高技术项目已进驻,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推动了创新链向产业链延伸。
    • 2015年,创新性地发展了用于生物分子识别分析的材料、方法和仪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6年,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二氧化碳水性胶黏剂生产线。
    • 2016年,用应化所高分子囊体材料制作的平流层飞艇,完成了我国首次试飞任务并刷新了平流层飞艇时间和阻力飞行时间的世纪纪录。
    • 2016年,建成国内首条5000万套/年温度智敏型抗菌留置针生产线。
    • 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10吨级稀土硫代物首色剂连续化隧道窟中试生产线。
    • 2017年,应化所“化学”和“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到世界ESI全球前1‰行列,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在中科院院属科研机构中,唯有我所与化学所两家机构拥有2个ESI前1‰学科。
    • 2018年,建成我国首条万吨级高性能钨铝合金生产线。
    • 2020年,应化所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组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致力于成为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的新材料战略科技力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电话: 020-89851124

Copyright © 2020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096138号